本网讯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超出人体极限的挑战任务,敢于正视恶劣的地质条件 。当综掘队的员工以提前十天的惊人速度完成了攻克无炭柱层的任务时,这些顶天立地的汉子们喜悦地落泪了。他们经历了什么?留下了什么?想要诉说些什么?
磨砺与经验
综掘队里有不少是煤矿院校的科班生,他们说:“自己一直在等待这一天,在书本里曾多次看过‘过无碳柱层’,可是从来没有见识过。”俨然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架势。在经历过无炭柱层后,许多人有感而发,“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经历“过无碳柱层”的煤矿,算不得真正的煤矿。”
的确,百盛煤业自组建以来第一次经历无炭柱层,没有任何经验可谈,没有任何图纸资料可以借鉴,没有任何人能确定几天能过得了无炭柱层。通过无炭柱层后,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留下了宝贵的技术资料,练就了一群能过、会过、敢过无炭柱层的技术人员。
奉献与凝聚
赵书勤是一位花甲之年的老干部,有着四十年从事井下工作的丰富经验。过无炭柱层的第一天,他就跑到井下和工人们一起搬运矸石。年轻人们许多次累得直不起腰时,想休息时,一看见赵总不分昼夜的在井下抢着干活时,他们立即打消了休息的念头。年轻的杨总和综掘队长王书文也不甘落后,他们热火朝天的劲头感染着大伙,不畏难、不退缩成了大家自觉遵守的规则。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不影响进度,直到顺利过完无碳柱层后,王队长才和队里人说,儿子要办喜事了。这是一群真正的干部,他们始终把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没有带领工人过无碳柱层的干部,算不得真正的干部 !”综掘队的员工,因为拥有这些和他们同甘共苦的领导干部而由衷地感慨。
挑战与突破
队里人说,“无炭柱层的成分是砂石,不是矸石。过无碳柱层就是要在砂石上打眼、放炮、破石头;偏偏风钻打眼是打硬不打软,这样一来, 不是打偏了就是拔不出钻头,不光影响工作进度,还容易引发风钻伤人事故,工作起来就得格外小心。”
过无碳柱层的支护材料用得多,采用锚杆支护和锚网支护的复合支护方式,工作量比以往增加了许多倍。整个巷道是这样一幅画面:深深的巷道里矿灯闪烁着汇聚成了长长的银河,湿冷的工作服包裹着火热的心,陷进泥泞中的雨鞋,每行进一步都得用力往外拨出。这些对于出矸、破矸工作人员来说,无疑是在挑战体力的极限。当任务完成后,他们自豪地说:“没有经历过无碳柱层的工人,算不得真正的矿工 。”似乎,对于经历过困难的人来说更能理解人生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这层含义。
事情越是接近成功时,越要认真对待,不能功亏一篑。在无炭柱层即将全部通过时,队里人都这么提醒着自己,靠着这个信念的支撑,他们顺利坚持到了最后,取得了胜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