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席大大总书记近来多次就国有企业改革“发声”,不仅纠正了当前社会对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些错误认识,更为正确推进国企改革划定了红线、指明了方向,并确定了“三个有利于”的价值判断标准,强调对国有企业要有制度自信。
“我
们要向全社会发出明确信息:搞好经济、搞好企业、搞好国有企业。”7月16—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席大大在吉林长春考察调研中
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兵器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国有企业时这样强调。
国
有企业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什么,路径何在,国有企业改革成败的标准又在何处?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
席大大总书记近来多次就国有企业改革“发声”,不仅纠正了当前社会对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些错误认识,更为正确推进国企改革划定了红线、指明了方向,并确定
了“三个有利于”的价值判断标准,强调对国有企业要有制度自信。
对国有企业要有制度自信:要沿着符合国情的道路深化国企改革,要遵循市场规律,创新驱动发展。
席大大在吉林考察指出,对国有企业要有制度自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沿着符合国情的道路去改,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也要避免市场的盲目性,推动国有企业不断提高效益和效率,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
在
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席大大指出,高铁是我国装备制造的一张亮丽的名片,成为我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抢手货”,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要
把装备制造业作为重要产业,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奋力抢占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大国和强国。席大大希望高铁建设再接再厉、
创新驱动,继续领跑、勇攀高峰,带动整个装备制造业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局面。
对经济发展前景要有信心:搞好经济、搞好企业、搞好国有企业,把实体经济抓上去。
国企改革将在怎样的经济背景下进行?
习
近平在长春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强调,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和运行态势总体是好的。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
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新的增长点正在加快孕育并不断破茧而出,新的
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并不断蓄积力量。经济发展前景仍然广阔,对此一定要有信心。
在同企业职工座谈时,席大大指出:“中国梦具体到工业战线就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把制造业搞上去,创新驱动发展是核心。我们要向全社会发出明确信息:搞好经济、搞好企业、搞好国有企业,把实体经济抓上去。 ”
国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坚持国企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把国企搞好、把国企做大做强做优不动摇
在对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兵器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两家装备制造企业考察的过程中,席大大反复强调,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其
实在一年前,2014年8月18日召开的中央深改组第四次会议上,席大大就明确指出,“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管理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
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支配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我们党执政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中也是起支柱作用的,必须搞好。”
席大大此次在吉林调研时强调,“国有企业是推进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把国有企业搞好、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不动摇。”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席大大在长春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再次明确,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企业治理模式和经营机制,真正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发展引领力。
席大大在同吉林东北工业集团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企业职工座谈时指出,创新是企业的动力之源,质量是企业的立身之本,管理是企业的生存之基,必须抓好创新、质量、管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掌握主动。
对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席大大提出三个“有利于”,即“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三个有利于”确立国企改革价值标准
文/国平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在吉林调研时,席大大总书记就国企改革提出的这一重要论断,第一次为国企改革确立了价值判断标准,具有鲜明的改革指向性和现实针对性。
围绕国企改革,不同观点交锋甚多。在具体改革路径和方法选择上,可谓见仁见智。在改革实践中,结合具体实际,亦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和探索。然而,国企改革有一些基本的价值不能丢,丢了就可能与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因而,在国企改革进程中,非常有必要确立一些基本的价值取向。
应
当清醒看到,一些人眼里的所谓国企改革,尽管很时髦,但其实质就是私有化,消解国企的地位,否定国企的作用。必须认识到,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基础中“以公
有制为主体”的重要体现,国企改革不管怎么改,其核心都应当是解决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融合的问题,而不是危害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就是为什么席大大总书
记在中央深改组第四次会议时强调:“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管理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支配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
柱,在我们党执政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中也是起支柱作用的,必须搞好。”此次在吉林考察时又强调“两个不动摇”:“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
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把国有企业搞好、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不动摇。”显然,这是推进国企改革必须把握的基本方向。
把
握了国企改革的基本方向,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国企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如果没有参照系,就容易迷失了方向,甚至走上歪路邪路。如果没有判断标准,
就容易陷入无谓争论,难以及时纠正解决。“三个有利于”正是这样的参照系和判断标准,使改革者既有方向可依,又有路径可循,同时还能在发现问题后及时对照
解决问题。深刻把握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国企改革就不会出大问题,反而更有灵活性和自主性。毕竟,每一家国企实际情况不同,改革不可能一刀切、一
个模子往上套。既充分允许结合各自具体实际进行探索创新,又在大方向、大原则上不失准寸,这正是改革的科学性所在。
“三
个有利于”还是人民群众直观判断国企改革的衡量标尺。对于老百姓来说,国企改革的具体操作可能是复杂的、专业的,但结果应是清晰明了的,是完全可以通过直
观感受来判断的。用“三个有利于”这把尺子来衡量国企改革,发现做到了“三个有利于”,就支持拥护。如果发现没有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削弱了国有经济竞
争力,压抑了国有资本功能,这样的国企改革就是大可怀疑的,就要坚决反对并及时予以纠正。人民群众有了这把尺子,在国企改革中就不会沦为观众,而拥有最具
分量的发言权。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牢牢把握“三个有利于”的改革价值标准,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以更好地造福人民,这正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企业家专家媒体纵论国企改革“三个有利于”
席大大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强调了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性,对我们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表示认同并要求加以完善,好好发挥,对企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为企业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全系统全行业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思考如何增加国有企业控制力。要学习贯彻落实好中央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发挥好群团工作的作用,确保席大大总书记讲话精神落地生根。
——中国兵器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尹家绪
所
谓“做大”,我个人理解就是要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所谓“做强”,就是企业在自身领域要有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所谓“做优”,就是指产品要有非凡的品牌影
响力。很显然,作为一个企业来说,投入商战以后,第一要务就是抢夺市场、控制市场,就要提高市场占有率,这是毫无疑问的。只有做大了,挣到钱了,才有能力
支撑持续的技术投入,才能把企业真正做强,除此而外,我们还要做技术服务,还要保证产品质量,通过企业在质量、服务上做优,才能巩固住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始终保持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就会渐渐形成它的品牌影响力。反过来看,要想持续做大,就必须做好技术创新,要做强、做优,所以,做强做优
必须紧随其后,但最重要的是先“做大”,先把市场控制在自己手里。
——中航工业董事长、党组书记林左鸣
抓住“创新驱动”战略实现领先领跑
习
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是:指明装备制造业在国家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中的突出地位;阐明企业在克服发展矛盾,实现“四化”特别是新型工业化
中的“中坚”作用;提出抓住“创新驱动”战略,实现领先领跑的发展要求;指出通过奋斗和努力,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必然要求。认真学习席大大
总书记重要讲话,我们必须跳出行业局限,从搞好国有企业,把实体经济抓上去的战略高度,把握精神实质,明确发展要求。
——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陈孝敏
席大大总书记反复强调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要对国有企业有制度自信,这体现了党中央对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关心,搞好国有企业的决心和坚持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信心。
席大大总书记在考察中强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沿着符合国情的道路去改,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也要避免市场的盲目性,推动国有企业不断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这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
席大大总书记就国企改革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为国企改革确立了目标指向和检验标准。只要坚持这一基本标准,在不同行业、不同竞争环境、不同时期,国有资本比重的动态调整是符合市场原则的,这也是不断探索的过程。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
中
国的国企改革和发展,具有世界历史的意义,把马克思关于社会所有制的设想和20世纪以来各种关于社会市场经济的设想变成了现实。但是,国有企业的理论建设
远远跟不上丰富多彩的现实。实际上,中国的国企改革发展,已经探索出了不少独特的经验。例如,中国没有像前苏联那样,搞高度集中的国有经济,而是把中央和
地方的积极性、管理者和工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也不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在市场失灵的领域举办国企,国家主要掌握资产收益权,而是在竞争性和非竞争
性领域都充分发挥国企的引领作用,综合发挥国有资本优势、制度优势和组织优势,有效地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些经验都需要总结,增强制
度自信,坚定办好国企的信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江宇
从
总体上理解,“三个有利于”揭示了国企改革与国有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国有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要基础和主导力量,而国有经济的实力,关键在实体经济;抓好
实体经济,关键靠搞好国有企业。所以改革本身不是目的,不能为改革而改革。深化国企改革,直接目的是“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从而达到“增强国有经济
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的总目的。这正是“三个有利于”,每个都以国有经济总体为着眼点的原因。但千万不能把国有经济加强、国有资本增值,与
搞好国企、抓好实体经济割裂开来,如果加强国有经济的立足点放在国资运作上,而不是放在搞好国企上,那就偏了原意,丢了根基
“三个有利于”是一个层层递进、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不能孤立、割裂、片面地去解读。我们要力求深透准确领会“三个有利于”的完整内涵和实践要求,为全面推进国有经济改革提供科学指南。
——昆仑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级研究员宋方敏
总书记定下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国企改革之“魂”。“三个有利于”标准既是国企改革的指导思想,也是目的,为深化国企改革提供目标指向、实践依据和检验标准,意义重大。
把“做大”放到前面,是国企发展基调的一个变化。在做大的基础上再做强做优,做不大也很难做到做强做优,这是从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的需要出发。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
席大大总书记明确指出的“三个有利于”,为公有制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绘制出“定盘星”。
在
国企改革从若干子方案全面深化至顶层总体设计的关键时刻,这“三个有利于”拨清了迷雾、校准了方位,更从战略高度回答了“为谁而改”——国有企业,是推进
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应当说,这一重大判断内涵丰富,价值深远,是未来推进国企改革、做大做强做优国企的根本指导。
——《人民日报》评论员周人杰
总
体看来,席大大总书记谈国企改革有几个原则:一是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真正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促使国企凭借自身实力参与市场竞争。二是体现中国特色,
不照搬照抄国外经验和模式。正如席大大总书记所言,要对国企有制度自信,改革“要沿着符合国情的道路去改”。三是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中国经济时报》评论员周子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