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山西省灵石县县长杨洪在第四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新闻发布会上说,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灵石县在环境保护上强化措施,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切实关注民生问题,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不断增强的良好态势。
近年来,灵石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交通区位优势和前期发展形成的产业规模、开放引进等比较优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了较快发展。 08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91.1亿元,同比增长15.1%;财政总收入完成25.79亿元,同比增长71.32%,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59亿元,同比增长 67.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2.2亿元,同比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3亿元,同比增长3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5517元,同比增长2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93元,同比增长19.7%。
灵石县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现有耕地面积42万亩,农作物主要为小麦、玉米、谷子、豆类及各种小杂粮,粮食总产量在5000万公斤左右。干果经济林和特色养殖发展迅速,全县共栽植核桃经济林17万亩,2008年核桃产量350万公斤;新发展天和农牧10万头生猪、福苑10万只蛋鸡和东龙牧业千头肉牛等养殖企业,经济林和特色养殖已成为拉动农民增收的两大骨干产业。
灵石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探明储量的有煤、石膏、硫铁矿等32种矿物,其中尤以煤炭资源为最,全县含煤面积860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 71.3%,地质储量91亿吨。近年来,灵石狠抓安全生产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2008年在全市安全目标责任制考核中位列第一。同时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建设以煤焦、煤化工、冶金、建材、电力为主的五大骨干支柱产业体系,目前,全县已形成2001万吨煤炭、8896万吨精煤、560万吨焦炭、124万吨水泥、10万吨碳素、2.4万吨金属镁的生产能力和12.85万KW的发电装机容量。
灵石现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处,其中:国家级5处,省级1处,市级5处。华夏民居第一宅、国家4A 级景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王家大院坐落我县;集彩塑罗汉、大型壁画、斗拱殿顶于一身的千年古刹资寿寺以十八罗汉头像失而复得享誉海内外;华北最大的人造山顶公园?——翠峰公园,融人文景观与山水风光为一体,吸引着四方宾朋。2008年,全县共接待游客46.36万人次,门票总收入1805余万元,旅游综合收入2亿元以上。
灵石县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和造林绿化工程,2008年县城区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21天,比2007年增加83天,一级天数实现零的突破,达到17 天,进入全省重点监控县(市)前十位;投入近亿元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40.78%;在全省率先启动了汾河流域生态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 2008年荣获“全市环保专项行动优秀单位”、“全市林业建设先进县”等称号。
2009年,灵石县按照“紧扣一个中心,抓住两大关键,推进四项建设,实施两大转移”的思路,努力实现率先发展,做到“四个率先”,实现“三个第一”的目标。“四个率先”即: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决策部署,灵石要率先落实;省委提出的“三个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灵石要率先实现;凡是有利于改善民生、惠及人民群众的事情,灵石要率先实施;在落实全市跨越式赶超发展的战略决策上,灵石要在全市全省率先发展。“三个第一”,即:财政总收入保持全市第一,社会事业发展做到全市第一,在全市第一个进入全国百强县。
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