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中期以来,国内尿素价格受节能减排、原料煤涨价、国际原油天然气价格大幅飙升以及出口增加等诸多因素影响,由前期的1600元(吨价,下同)一路攀升至近2000元。然而,由于美国实施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造成全球资源价格高企,各经济体均担心由此引发新一轮大规模通货膨胀。国内方面,时值年底,尿素主产省区限电出现程度不同的宽松情况,加之临近出口关税调整窗口等因素,国内尿素价格继续上涨的动力或将衰减,年内见顶之后或许会迎来 “拐点”。业内人士提醒生产企业,需密切重视市场新情况,适当安排生产经营计划。
装置开车渐次回升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三季度末,一些能源大省也是尿素主产省区,如山西、河南、内蒙古等地面临紧迫的节能减排压力,出现了限电干预措施,尿素企业被迫停产检修或压负荷生产,产能被强行压制,行业整体开车率维持在六成水平,由此造成供应紧张,导致价格持续走高。同时,今年房地产行业不断受到政策打压,一部分投机资金乘机转入尿素流通环节热炒一把,其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涨了尿素价格。
然而,进入11月中旬后,各地经过先期采取强硬措施,节能减排指标完成已成定数,加之尿素价格处于高位,相关企业向当地主管部门申请解除限电令,争先恐后地提高开工率,以期赶分“一杯羹”。据悉,各地限电政策陆续松绑后,山西、河南、内蒙古等省区的尿素开工率已有所回升,东部地区的安徽、江苏也由之前的30%提高到50%以上。显而易见的是,如果尿素主产区限电措施相继解除,陡增的供应量势必对当前的尿素价格形成较强打压。
抑制通胀信号渐显
尿素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成本推动。下半年以来,国内物价指数渐行渐高,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PPI)同比上涨分别达到4.4%、5.4%,CPI更是创出25个月来的新高。反映在制造业上,尿素主要原料煤炭价格涨幅巨大,已由年中的1100元上涨至目前的1500元,并且出现供应紧张的情况。加之其他辅助材料和人工成本、运费的提高,致使尿素制造成本平均达到1750~1800元,由此推升了尿素市场价格。
当前,面对严峻的通胀压力,国家已经开始对因流动性泛滥而导致的通货膨胀实施抑制措施。在央行决定10月20日加息0.25个百分点后不久,又于11 月10日宣布,自11月16日起提高六家银行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使其达到17.5%的历史最高水平。同时,鉴于当前热钱涌动,不排除年内有再次加息的可能。由此可见,国家已经发出抑制通货膨胀的明显信号,物价上涨过快将被有效控制。所以,尿素价格同样会受到宏观政策的调控,不会保持独立上行趋势。
出口政策或将调整
受美元持续贬值的影响,国际原油、天然气价格一路上涨,造成海外市场尿素价格的飙升。国际尿素涨价的导因,多缘于乌克兰产品价格上调。作为世界尿素五大出口国之一的乌克兰,因其生产尿素用气来自俄罗斯,受气源涨价幅度近10%的影响,该国尿素必将通过产品进行转嫁。而乌克兰的市场覆盖范围包括整个欧洲、非洲北部和印度等地区。因国际粮食涨价,印度等农业大国对尿素需求不断扩大,也直接推升了尿素的国际市场价格。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尿素企业抓住机会,近几个月保持大量出口。据悉,今年1~10月份,尿素累计出口量已超过400万吨。
然而,尿素属高能耗产品,长期大量出口并不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近期国内尿素价格大幅上涨和出口大量增加,自然要引起有关部门的政策干预。因此,业内企业普遍预期,现行7%的出口关税税率可能会被提前终结,很快将重新执行110%的出口税率。受此预期影响,一些先知先觉的生产、流通企业,已经开始加强存货控制,扩大市场供应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