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博(中国)Bibo·官方网站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必博bibo集团 | 文明上网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山西煤炭产业“大变脸”:“全循环”让产业变“绿”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02日  |  点击次数:2245  |  【字号:
      煤炭是山西的名片。在共和国的成长历程中,山西煤炭似血液般输往全国,支撑起工业发展的脊梁,留给自己的是污染和产业结构畸重、失衡。
      过去五年,煤炭大省山西以开展中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谨慎布局,以煤炭资源整合强势“收官”,实现了在保障能源供应与安全生产双重压力下的奋力前行和艰难转身。未来五年,让煤变绿、循环、清洁、高端,全面实施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发展的新蓝图,又让人心动。

      “老账渐还不欠新账”补偿煤炭开采生态成本

      两指宽的裂缝、散落的砖块、被压弯了的支柱,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椒仲村村民蔡贵根在这样的窑洞内住了好几年。附近煤矿多年井下开采,使他家的窑洞出现裂缝。2009年,蔡贵根搬进新楼房,他说:“再不用担心半夜窑洞会塌下来了。”

      蔡贵根的搬迁始于2006年4月,国务院决定在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工作。一年后试点工作正式实施,山西出台了向煤矿征收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提取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和煤矿转产发展资金、有偿出让煤炭资源矿业权4项经济政策。蔡贵根的新居就是政府利用煤炭资源矿业权价款支持建成的。像蔡贵根一样,山西解决了23万多名农民的住房安全问题和饮水困难。

      60多年来,山西累计产煤110亿吨,其中80亿吨外运全国各地。在为全国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山西付出了生态破坏、家园被毁等巨大成本。

      山西省发改委主任李宝卿说,山西利用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老账渐还,新账不欠”,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2007至2009年,山西省共安排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113.4亿元,用于跨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集中支持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太原西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10个中心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等重点工程。今年起开始山西实行“地表水跨界断面水质考核生态补偿机制”,对流出某一区域的地表水水质好于进水水质的城市给予奖励,对出水水质劣于进水水质且达不到要求的城市给予惩罚,扣缴生态补偿金。今年1至9月,山西省累计扣缴生态补偿金1.7亿余元,发放奖励7200万元。

      2009年,山西“母亲”河--汾河太原以上河段实现清水复流,湿地面积增加、地下水位回升,上游水质首次达到一类水质标准,为20年来最好水平。

      山西省古交市有一个叫“矸石沟”的地方,堆弃了30多年的煤矸石。以前煤矸石无法利用,只能采用碾压、覆盖、复垦、绿化等办法处理,大量煤矸石自燃和产生煤尘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仅古交市每年有1000多万吨煤矸石和原煤洗选产生的洗中煤、煤泥,企业和政府每年须投巨资来处理这些煤炭开采的副产品。2005年,以煤炭开采废弃物为原料的古交发电厂投入运行,每年可消耗洗中煤、煤泥和煤矸石180多万吨用以发电。古交发电厂二期工程预计今年投产,投产后一、二期工程每年可以“吃掉”古交矿区600万吨洗中煤、煤泥和煤矸石。

      据估算,山西每年至少有五六千万吨煤矸石、洗中煤被堆弃。山西正在采取变“废”为宝治理生态环境。到去年,仅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建成煤矸石、洗中煤发电厂20多座,年消耗煤矸石等低热值燃料1000多万吨。以前发电厂排放的粉煤灰也被制作为建筑材料。“十二五”期间,山西将对有工业利用价值的粉煤灰进行深加工,利润可达数十亿元。

      产业“大整合”实现以人为本安全发展

      “有一次井下着了火,我带人下井救人,幸亏没造成人员伤亡,可我差点儿丢了性命。”山西吕梁市的“煤老板”薛德平讲述起自己煤矿的一次事故至今心有余悸。2008年,薛德平主动与西山煤电集团合作整合,整合后他持有49%的股份。西山煤电的技术人员进驻后,煤矿的管理水平发生了根本变化。薛德平说,与大集团合作可以规避安全和市场风险。关小上大是煤炭业的发展趋势,小煤矿没有前途。

      在矿难发生高峰期,山西煤矿每年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13起左右,几乎都发生在中小煤矿。2007年,全省乡镇煤矿的事故死亡人数占到全省煤矿死亡人数的70%,百万吨死亡率是国有重点煤矿的17.8倍。2008年,全省乡镇煤矿的事故死亡人数仍占到全省煤矿死亡人数的61.09%,百万吨死亡率是国有重点煤矿的7.25倍。

      山西省长王君说:“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是一条不得不走的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走,为子孙后代着想必须走,早走比晚走好!”

      去年,“大进小退”、“优进劣退”、统筹兼顾各方利益为原则,山西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煤矿企业重组兼并,矿井数量减少到1053座,70%的矿井规模达到年产90万吨以上,年产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全部淘汰,保留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全省形成了4个亿吨级、3个5000万吨级、11个1000万吨级的特大型、大型煤炭集团。

      资源整合后的山西煤炭业综合效益初步显现,困扰了山西很多年的安全生产难题得到了有效破解。在煤炭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山西通过创新安全监管体制,落实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责任,煤矿安全生产实现明显好转。全省煤炭百万吨死亡率由2005年的0.902下降到2009年的0.328,今年1至9月为0.2412,相当于全国水平的三分之一。

      “全循环”让煤炭产业变“绿”

      “我20岁下井采煤,当时采、装全靠人工,年产100万吨在全国就算是大矿了。现在年产1500万吨的煤矿竟然在地面看不到煤,却到处是花花草草!”大同煤矿集团同家梁煤矿退休职工景礼在塔山循环园区感慨地说。

      在“挖煤不见煤,发电不冒烟”的大同煤矿集团塔山循环园区,有一条能把煤炭“吃干榨净”的生产链:原煤洗选后精煤外运,洗中煤用于发电或甲醇生产,电厂的余热用于供热,废弃的粉煤灰成为水泥生产原料,水泥厂废渣制成建材,煤矿伴生的高岭岩成为化妆品、造纸原料,矿井废水和生活污水净化后用于电厂冷却和花草浇灌。园区各项目首尾相接、闭路循环、互为利用,成为中国煤炭业第一个产业链条最完整的循环经济园区。

      目前,山西形成了“潞安煤油循环模式”“西山洗中煤发电循环模式”“晋煤绿色循环模式”等十多个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仅煤炭产业的附加值大大增加,而且与之相关的非煤产业份额越来越大,去年全省煤炭行业实现非煤销售收入1281亿元,同比增长26.58%。其中省属五大煤矿集团实现1186亿元,占总收入的49.36%,接近“半壁江山”。

      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说,十二五期间,山西将不再主要依靠煤炭的产能扩张,将“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实现由粗放、高耗、低效、单一线性发展向集约、低碳、高效、多元循环发展转变,实现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在今年9月的第三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上,10多个大型企业与山西签约各类项目457个,涉及总金额1.4万亿元,为历届之最,“绿色、低碳、清洁”项目成为投资合作热点。带领17个煤机制造企业参加博览会的德国制造业协会矿机产业负责人克劳斯·施提克曼说,山西的经济结构亟待调整,我们希望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与山西合作,达到双赢的目的。

      山西省长王君说,煤炭等传统能源的出路在于生产的机械化、信息化、集约化、规模化和利用的清洁化和发展高端化。在“五化”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新能源,发展低碳产业,狠抓工业节能、建筑节能和交通节能,强化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和技术减排,就一定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和绿色崛起。(记者王存理 吕晓宇)
      版权所有 © 山西必博bibo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凤台东街2288号必博bibo科技大厦 备案序号:晋ICP备2022010233号-1
    邮编:048000 电话:0356-2189600 传真:0356-2189608 公安备案 1405000200077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