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身处煤炭大省,山西中小化肥企业却每年都要遭遇原料煤紧缺、煤价上涨的烦心事,真让我们受不了。”近日,山西金源化肥公司董事长李晋山对记者说。记者了解到,每年的生产旺季,煤源紧缺、煤价上涨也随之而来,多数中小化工企业都会陷入困境。
据了解,山西金源化肥公司以生产农用碳铵、多元复合肥等为主,年产农用碳铵20万吨。李晋山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燃料煤价格已涨到400元/吨以上,比去年同期每吨上涨150元;原料煤平均到厂价950元/吨,每吨上涨近100元。按照企业的年消耗量计算,每年将至少增加成本1600万元,这对企业来讲是极其沉重的负担。他希望国家采取扶持政策,实现低价供煤或者合同计划供煤,保持支农企业用煤的价格稳定,维持企业正常的长周期运转。
自山西实施煤矿兼并重组整合战略后,全省形成了4个年产亿吨级的特大型煤炭集团,3个5000万吨/年的大型煤炭集团,淘汰了30万吨/年以下的矿井。保留矿井全部取消炮采,改造建成综采机械化矿井。这使煤炭供应形势发生了变化。不少煤炭企业要重新按照要求进行改造建设,产能不能全部释放出来,原来的小煤矿关停了,从较远的大集团购进煤炭又使得运输成本加大不少。
在这种情况下,山西大型化工企业纷纷找“婆家”,太化集团、丰喜集团、天脊集团等企业都通过重组整合投入了大型煤炭集团的怀抱,使化工生产所需的原料煤能得到保证,且在价格方面不受市场波动影响。而山西煤炭大鳄们扩张的脚步不止于本省。如阳煤集团下属的化工企业分部已从山西省拓展到其他3省8市,齐鲁一化、河北正元、青岛恒源等全国知名的化工企业也都加入到阳煤旗下,化工企业增加至8家。按照规划,阳煤还将并购重组3家化工企业。
相比之下,山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后,没有“靠山”的中小化工化肥企业日子就更加难过了,煤炭来源更趋于紧张。由于单个企业原料煤采购最多也就是每年三四万吨,规模上不去,也就没有论价的资本,成本居高不下。
“由于煤源紧张,煤价上涨,在化肥生产旺季时,我们经常会停产或半停产。”生产改良盐碱地专用肥的企业山西新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说。他们急盼政府能充分考虑山西中小化肥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台优惠政策,确保企业的正常生产。
“原料煤的紧缺,让我们有了大订单不敢接,生产不能满负荷。”大同光华活性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汤兴军说。该公司是大同市唯一一家能够生产脱硫脱硝专用活性炭的企业。针对国内外火电厂、钢铁企业尾气脱硫脱硝的巨大市场,该企业本来准备再上一条生产线,但苦于煤源难以保证的现状,不敢贸然实施。他告诉记者,公司生产的大颗粒脱硫脱硝专用活性炭全部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产品供不应求。但由于受制于原料煤的短缺,本该年产2.2万吨的生产装置,现在只能生产1.3万吨。
山西大同是世界闻名的活性炭制造基地。大同市特有的优质侏罗纪弱黏结煤非常适合加工优质活性炭,是世界唯一可以直接炭化活化的原料煤,可采储量已经不多,目前仅剩3亿吨左右,属于稀缺资源。按照大同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要求,原来由小煤矿负责开采的特有优质侏罗纪弱黏结煤被纳入大集团大公司的开采范围中。企业想用煤就得和大集团签约,但中小化工企业在用量上又不及大火力发电厂的用量多,因此,大集团对他们根本“不待见”。
大同市活性炭协会秘书长杨培栋对记者表示:“如果不给活性炭企业在原料煤上以政策优惠,全市的活性炭企业将难以实现稳定长久生产,会影响活性炭行业的正常发展。”
业内人士呼吁,山西中小化工企业的原料用煤问题应引起各级党政部门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对于支农的化肥企业,应采取举措保障企业所需。一是根据企业用煤量进行核定后,签订统一的订购煤合同,保证企业用煤所需;二是在原料煤供应和产品销售上给予补贴,维持企业正常生产;三是各级政府统筹协调,保持煤炭价格平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