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末化肥出口闸门关闭之际,行业内种种猜测和观点再一次集中浮出水面,以期政府管理部门能够看到、听到,进而对政策稍有影响。究竟用什么眼光看待化肥出口?如果从中国整体对外贸易情况看,适当放开出口不会影响中国贸易格局,反而更有利于化肥养分在国际间的流动,并为企业转型和占领国际市场赢得时间,企业必须提高产品附加值适应国际贸易的大方向。
国家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尿素出口191.0万吨,同比下降48.3%;磷酸二铵出口265.92万吨,同比减少4.8%。客观地说,今年政策基本达到预期。同时,我们发现由于调高尿素、磷铵出口基价带来的低利润让很多肥企措手不及,再加上高企的煤炭、天然气、硫磺、磷矿等原材料价格,市场盈余量的逐月增加,更让企业备感焦灼。
第一,化肥进出口贸易总额仅占0.28%,适当提高出口比例不会影响中国整体贸易格局。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中国进出口26774.4亿美元,肥料进出口贸易额总额为75.39亿美元,仅占贸易总额的0.28%。而我国粮食进出口总额占贸易总额的0.96%,原油的比例为5.46%,钢材的比例为 2.07%。适当提高出口比例不仅不会影响中国外贸格局,反而有助于国内化肥企业结构转型和占领国际肥料市场。
第二,化肥和粮食的进出口实际上是一种养分的双向流动,化肥适当出口有利于国家间互补有无。国家海关数据显示,1~9月份化肥进口量为593万吨,出口量为1225万吨。今年前9 个月的粮食进口总量4568万吨,出口206万吨。看似简单的4个数字却包含着养分流动。 以大豆为例,今年1~9月中国进口大豆3771万吨,按照生产每公斤大豆所需养分折算,相当于进口了245万吨氮肥、132万吨磷肥和107.87万吨钾肥。如果按照分析机构所说的今年进口5850万吨大豆估算,全年等于进口氮肥380.25万吨、磷肥204.75万吨、钾肥187.2万吨。如果按照今年尿素出口270万吨,二铵出口300万吨、氯化钾进口630万吨估算,单大豆一项顺差556.6万吨,二铵顺差145万吨,钾肥顺差942万吨。可以看出,中国在化肥出口中的养分和能源损失已经在粮食贸易中得到补偿。因此,中国将化肥养分出口到其他粮食产区,必将会有相应的粮食流向中国。
第三,化肥出口必须考虑国家粮食安全和自身利益。化肥是粮食的“粮食”,人口的连续增长和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善,要求未来中国需要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才能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同时,国家多次强调不会把化肥作为出口创汇的产品。近些年,面对自然灾害频繁的形势,许多产粮国家不断缩减主要粮食和化肥出口量,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正由高新技术向粮食和资源产品出口蔓延,国内化肥生产企业必须注意这一新动向。在出口时必须考虑到国家粮食安全的利益,在保证国家粮食需求前提下出口。
第四,化肥产品提高产品出口附加值才能适应国际贸易大趋势。近年来,国家一直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品,今年前9个月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比例占总贸易额27.7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正在成为改善出口贸易结构的主攻方向。同时,我们看到国外一些微量元素肥、水溶性肥和园艺花卉专用肥不断出口到中国市场,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了较高的收益。中国新型肥料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中,许多国产的新型肥料产品出口到东南亚、南美等国,以附加值高、施用高效环保的优势迅速占领国际市场,成为化肥出口转型的典范。因此,化肥企业要重视这种用质量出口代替数量出口的国际贸易大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