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至20日在上海召开的第五届全国复合肥技术及装备交流研讨会上,华南农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热带亚热带土壤研究室和新肥料资源中心主任廖宗文教授指出,化肥工业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发展到今天,面临着增量增产模式转变、资源短缺价格上涨及碳减排三大挑战。
传统的化肥增量增产模式急需向增效增产转变。经过几十年的长期发展,增量施肥获得增产的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近10多年来,长期沿用的增量增产的模式暴露的问题尤为尖锐,单位化肥增产幅度日益降低,增量施肥获得的增产幅度急降,同时污染程度却急增,污染事件频发。这种锐减和锐增近年趋向明显,表明继续增量施肥所获得的增产是增量低效的低幅增产,其代价是污染成本大升。
这无论从经济效益或是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都是不能接受的。肥料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已有的旧模式山穷水尽、难以为继,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欧洲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这种转变,德国、法国粮食单产增产51%~52%,而化肥投入下降31%~47%,这说明通过化肥增效实现增产是可能的。
资源短缺导致化肥价格上涨日趋严峻。石油、煤和磷矿资源短缺引起化肥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007年我国硫黄进口依存度达70%。 2007年国际硫黄价格暴涨数倍,导致国内磷肥价格急剧攀升,半年内磷肥涨幅达1倍多,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冲击。虽然2008年10月硫黄和磷肥价格回落,但今年仍将在高位运行,将使农民无力购买磷肥而国家也难以长期补贴,因而迫切需要在磷肥生产技术上取得节资节能和高效的重大突破。
化肥行业节能降耗碳减排任务艰巨。作为一个高能耗产业,肥业负有重要而艰巨的碳减排任务。肥料的原料开采—生产—产品性能—使用等各环节均与肥业碳减排有密切关系,全程碳足迹明显。
如何应对三大挑战、使我国化肥工业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是肥料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