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 王显政
(2013年12月12日上午)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2014’中国煤炭市场高峰论坛暨煤炭交易会,主要目的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煤炭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搭建交易平台,推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煤炭市场交易体系建设,研究探索新时期煤炭工业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发展方向,打造煤炭工业升级版,进一步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值此之际,我代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向山西省人民政府、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煤炭工业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各位参会代表、专家学者和会议组织机构致以崇高的敬意!
下面,我就我国煤炭地位、作用和煤炭工业改革发展重点任务,谈以下几点意见。
一、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提升,行业整体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奠定了较坚实的发展基础
“十一五”以来,煤炭行业坚持以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科学化水平为主攻方向,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推进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深化煤炭市场化改革,促进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和对外开放,煤炭行业的整体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一)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煤炭供应保障能力增强。截止2012年底,全国已建成年产亿吨级大型煤炭企业7家,总产量12.27亿吨,占全国的33.6%。建成120吨以上的大型煤矿850多处,产量占全国的65%,其中年产千万吨以上的大型现代化煤矿47处,产量近6亿吨。煤矿数量由2005年的24813处减少到目前的1.4万处左右(有9个省煤炭产量超过亿吨),主要产煤省区煤矿数量大幅减少。大中型煤炭产量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80%以上,长期以来我国煤炭生产以中小型煤矿为主的局面得以改变。煤炭企业参股、控股电厂总装机容量1.3亿千瓦;煤电一体化、煤焦化一体化、现代煤炭物流等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在全国100强煤炭企业中,非煤产业产值超过60%
(二)煤炭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健全,科技支撑作用显著增强。2012年底,全行业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1家、国家工程实验室3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5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8家,为煤炭行业科技创新搭建了平台。煤炭行业共承担863、973等国家各类科技计划3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余项。200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技术发明奖2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年产600万吨煤矿工作面综采成套装备实现国产化,年产千万吨工作面成套装备工业化试验基本取得成功;神华百万吨煤炭直接液化示范工程稳定运行,煤制烯烃和煤炭间接液化技术实现商业化。
(三)煤炭绿色开采、生态矿山建设稳步推进。煤炭行业遵循资源开采业发展规律,探索煤炭清洁生产、绿色开采、保水开采、矿井热能利用等技术,加大采煤沉陷区治理与生态再建投入力度,矿区环境得到较大改善。2012年全国选煤入选原煤20.5亿吨,入选率56%。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装机2950万千瓦,矸石利用折合4600万吨标准煤。煤层气抽采140亿立方米,利用60亿立方米,分别增加21.7%和13.2%。矿区土地修复整治率62%左右。
(四)煤炭市场化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市场机制作用得到较好发挥。一是“十一五”期间,国家先后取消了由政府主导的煤炭订货制度;二是取消了重点煤炭合同,实现了电煤价格并轨;三是炼焦煤和动力煤期货合约分别在大商所和郑商所成功上市交易,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四是建成了31个区域性的煤炭市场交易中心,全国煤炭市场交易体系建设工作有序推进。五是大型煤炭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不断深化。截止2012年底,境内外上市煤炭企业39家,直接融资1700亿元。
(五)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不断健全,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十一五”以来,全国煤矿累计提取安全生产费用2900亿元左右,煤矿生产机械化、现代化、标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由2005年3306人降到2012年的1384人;百万吨死亡率由2005年的2.81下降到0.347,实现了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明显好转。
(六)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对外开放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展。“十一五”以来,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发挥“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作用,煤炭行业对外开放领域扩宽、开放水平提高。我国由传统的煤炭出口国转为煤炭净进口国。在煤炭企业“走出去”方面,兖州煤业成功收购澳大利亚菲利克斯资源公司;开滦集团在加拿大开展煤炭资源并购投资业务;中煤装备、郑州煤机、三一重装等煤机企业的装备已出口至主要产煤国家。这些成功案例为我国煤炭企业“走出去”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七)和谐矿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具有鲜明特色的矿区文化不断繁荣发展。2012年全国煤矿职工年均收入5.9万元左右,较“十一五”初期有了较大幅度增长。同时,积极推进和谐矿区建设和煤炭文化建设,举行了两次“寻找感动中国矿工”活动,树立了一批感动中国煤矿的人物。举办了煤炭艺术节、全煤运动会、“乌金杯”、“乌金奖”赛事等行业文体活动。目前,具有鲜明特色的矿区文化已呈现出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汇聚起了推动煤炭行业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在看到中国煤炭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站在打造中国煤炭工业升级版、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的战略高度,行业发展仍然面临着煤炭生产和消费方式粗放、生态环境约束不断强化、短期煤炭产能建设超前与长远不足等矛盾和问题,煤炭行业、企业面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任重而道远。
二、长期以来,煤炭在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今后较长时期内,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依然不会改变
(一)从全球煤炭消费形势看,在过去的23年间,全球煤炭消费比重由1990年的27.38%提高到2012年的29.90%,而原油则由38.83%下降到33.11%。尽管世界各国为应对气候环境变化,力求减少煤炭消费,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但由于煤炭具有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供应可靠、价格低廉等突出特点,在全球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仍呈上升趋势。
从世界主要经济体煤炭消费看,今年上半年,美国煤炭消费同比增长8.8%;德国、英国等欧洲部分国家煤炭进口保持增长;亚州地区印度煤炭需求继续增长;日本关闭核电机组重启煤电,燃煤需求增加,前10月进口量同比增长2%;韩国经济持续向好,煤炭进口需求强劲,前10月进口增长4%。
从全球能源资源赋存情况看,在全球已探明的化石能源中,煤炭占54.65%,远高于油气资源。特别是随着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和现代煤化工技术的快速发展,煤炭仍将是人类生产生活无可替代的重要能源。
(二)从我国煤炭消费形势看,煤炭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一直保持75%和70%左右,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特别是近10年来,在宏观经济快速发展的拉动下,煤炭需求持续大幅增加。全国煤炭产量由2002年的14.7亿吨增加到2012年的36.5亿吨,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分别占76.5%和66.6%,占全球煤炭生产和消费总量的47.5%和50.2%。初步测算,我国煤炭生产利用对国民经济总量和增量的贡献率分别为15%和18%左右,煤炭工业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和能源支撑。
从我国能源资源条件看,我国煤炭储量较为丰富,截至2012年末,全国已查明煤炭资源储量1.4万亿吨,占一次能源资源总量的94%,而油气等资源仅占6%左右。
从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看,截止2012年底,全国已建成煤炭总产能39亿吨左右,国内煤炭产量占消费总量的92%以上,进口煤仅占8%左右。而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少,增产难度大,进口量逐年增加。2012年我国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56.4%和28.9%。受国际政治、经济复杂变化等影响,国际油价大幅波动,油气资源供应风险增加。因此,现阶段我国大幅提高石油天然气利用比重,还存在较多制约因素。在较长时期内,煤炭在我国能源供应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难以替代。
从可再生能源替代趋势看,近年来,我国通过加大相关政策支持力度,可再生能源得到较快发展,能源结构不断优化。2012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利用量3.78亿吨标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了10.3%。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将达到15%左右。即使如此,可再生能源对煤炭的替代作用仍然较弱。
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看,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增速按7%左右测算,煤炭消费弹性系数由1.0下降到0.5左右,预计未来一个时期煤炭消费增速将保持在3~4%左右,到2020年,全国煤炭需求总量将在48亿吨左右,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仍占60%左右。
从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看,近年来,我国先后完成了百万吨级煤炭直接液化、间接液化、60万吨煤制烯烃、20亿立方米煤制气示范工程,标志着我国现代煤化工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今年以来,国家先后核准了一批大型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气等建设项目。煤炭由燃料向原料与燃料并举转变战略已经启动,必将为煤炭工业发展带来较大的发展空间,“煤为基础、多元发展”仍将是我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
三、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推动行业改革,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煤炭市场持续呈现需求低速增长,产能持续释放,进口不断增加,库存处于高位,市场总量供求平衡、相对宽松、结构性过剩的态势,煤价连续下滑,行业效益下降,企业经营困难。近期,煤炭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煤炭市场价格逐渐趋稳、小幅回升。今年前11个月,全国累计煤炭产量34.2亿吨,同比增长0.35%;预计全年产量37亿吨左右。累计进口煤炭2.92亿吨,净进口2.85亿吨。预计全年净进口3.1亿吨左右。11月底,全社会煤炭库存2.9亿吨,连续10个月仍处高位;其中重点发电企业库存8267万吨,可用21天。12月4日,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590元/吨左右,累计回升50元/吨,同比下降40元/吨。前10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同比下降38.8%;企业资产负债率63.05%,同比上升2.9%;部分企业超过77%。企业偿债能力下降,经营风险增大。预计明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煤炭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个别煤种、部分时段的煤炭供应会出现稳中趋紧的情况,但全国煤炭市场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的态势还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对此,我们要准确把握形势,不能盲目乐观。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自去年12月以来,为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国务院先后出台了57号、99号、104号三个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煤炭工业重视和支持,对全国500万煤矿干部职工的关心和关爱,为煤炭行业指明了改革发展方向,让我们感到振奋和鼓舞。
展望“十三五”及今后更长一个时期煤炭工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煤炭行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办57号、99号、104号文件提出的具体工作任务,构建全国煤炭市场交易体系,强化煤矿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促进煤炭经济平稳运行,为推进煤炭结构调整,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打造煤炭工业升级版,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奠定坚实基础、提供支撑。建议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深化、五个推进、实现六个转变”。
“一个深化”是:全面深化煤炭行业改革。去年1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2〕57号),核心是取消重点合同,实现价格并轨,标志着煤炭行业结束了长期的计划经济、计划与市场并行的管理体制,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煤炭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意义的大宗商品,在全面市场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探索的工作,如:商品煤质量标准体系,全国煤炭市场交易体系建设,煤炭市场价格发现机制建设,以及煤、油、气价格比价关系。分析过去,指导未来。煤炭行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现代市场体系,通过深化改革,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
“五个推进”:一是推进煤炭科技创新。要继续推进煤炭科技“十二五”规划提出的“31898”重点工作任务,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推进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提升煤炭行业科技创新能力。
二是推进煤机装备制造业发展。近10年来,千万吨矿井群、大型现代化煤矿、大型现代化选煤厂建设取得的成就,得益于我国煤机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煤机和洗选装备国产化水平提高。要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煤机装备制造业发展,特别是关键部件的研制,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要积极研发推广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浮选机、跳汰机等洗选加工装备,提高我国选煤装备研发制造能力和国产化水平。
三是继续推进煤炭结构调整。深入贯彻落实国办发99号和104号文件精神,加快淘汰9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停止新建30万吨和90万吨以下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推进大型煤炭基地、大型现代化煤矿和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推进煤电一体化项目建设,促进煤炭深加工和转化,进一步优化煤炭产业结构。要进一步落实“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的开发布局,加大行业发展布局调整。坚持市场导向,打破所有制限制,推进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发展和煤炭上下游产业协调发展。
四是推进煤炭行业文化建设。贯彻落实《关于促进煤炭行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具有煤矿特色的矿区文化和企业文化,不断丰富煤炭行业文化内涵,促进煤炭行业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为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五是推进和谐矿区建设。和谐矿区建设涉及煤炭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生产生活和矿区社会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煤炭企业要从促进资源开发、区域经济、矿区社会稳定、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高度关注并积极推进和谐矿区建设,特别是要注重与地方政府做好统筹协调,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惠及矿区民生,提高煤矿职工的生活水平。
“实现六个转变”是:一是实现计划经济向完全市场经济转变。黄金十年,煤炭工业发展很快,但按完全市场化的要求,从发展理念到发展方式,从产品到结构,计划经济色彩很浓。要全面深化改革进程、加大改革力度,首先要从理念上实现计划向市场转变。煤炭企业要实现由找政府向找市场转变。特别是要按照国办57号文件要求,在煤炭市场化改革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
二是实现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两化融合、人才技术密集型转变。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推进煤矿生产机械化、管理现代化、过程控制信息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素质,逐渐改变传统煤炭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形象。
三是实现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要改变长期以来煤炭行业粗放的、主要是依靠产量增加、规模扩大、价格上涨的发展方式,要转向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结构调整、依靠现代化管理、依靠素质提升增加效益。要从注重生产向注重市场、注重用户需求、注重产品价值提升的方向发展,通过加大原煤洗选、加工、配煤等服务,将煤炭产品价值逐渐向下游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企业效益。
四是实现产品从单一的燃料向原料与燃料并重转变。在我国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气等煤炭转化示范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战略出发,加快推进一批大型煤炭高效转化项目建设,有效替代油气资源,既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五是从生产、销售原煤向销售商品煤、洁净煤转变。煤炭企业要树立煤炭安全高效生产和清洁高效利用的理念,逐步做到不运原煤、不烧原煤,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煤炭;坚持按商品煤计量、按发热量计价。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使煤炭资源可靠性、价格低廉性、燃烧可洁净性都得到充分发挥。
六是安全管理要从大幅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向提高职业健康保障程度转变。“十一五”以来,在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稳定好转的同时,也暴露出煤矿职业危害因素逐步增多、职工职业健康保障程度偏低、特别是矽肺病、风湿病、皮肤病等职业病高发的特点。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临近,全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还将逐步降低。从维护广大矿工根本利益、从保护矿工生命健康权益和实现矿工幸福生活的高度出发,提高职业健康保障程度,既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也是煤矿安全生产努力的方向。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围绕这一目标,我们进行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与完全市场化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研究的问题还很多。改革永无止境,创新引领未来。今天,由煤炭运销协会和6家煤炭交易市场共同举办的煤炭市场高峰论坛暨交易会,是深化煤炭市场化改革、建设煤炭市场交易体系的一次探索和尝试。我衷心祝愿各位代表,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广泛交流、深入研讨、增强互信、扩大合作,努力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和煤炭工业特点的市场共赢之路。
最后,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